close
曾做過幾年有關不動產投資的工作、對不動產有莫名的興趣、有過幾次購屋經驗,這樣勉強有了一點我自己的購屋哲學,與大家分享。

我想分幾個階段來談:


一、需求:買?租?買什麼樣的房子?其實買房子並不是必須的,租房子一樣可以生活,尤其萬一買到不好的房子(惡鄰、瑕疵、環境不佳……),風險遠遠高於租到不好的房子。那為什麼大家還是前仆後繼?不外乎「有家的安定感」、「房子會增值」、「強迫儲蓄」、甚至「豪宅=財力的展現」等。這部份,自己真的要想清楚,千萬不要為了買房而買房。


二、能力:俗話說「有多少錢做多少事」,千萬量力而為,以1/3的家庭收入來衡量自己的房貸能力也許不能套用在所有情形(現在每貸款一百萬本息均攤20年,每月負擔約5千元,但利率升息到3%時每月要多負擔10%),尤其在房價高漲薪水不漲的現實生活中,恐怕很難兩全。


三、產品:也就是要買什麼房子的問題。這部份,可以從幾個情況去分析。

一般人:從大多數人的實際面觀察,通常負擔房貸、上奉父母下養子女苦撐20年之後,也許房貸繳清了,子女也大了,父母當然還是建在,而且恐怕更需要醫療照護,手上的錢能支撐退休生活,算是可以的了。如果沒那麼幸運,手上最大資產可能就是住了20年的房子。有幸的,房子在大安區非常值錢,賣了換幾千萬回來再搬到房價相對便宜的地方,日後生活尚有相當保障;如果不幸買在「淡林三」,恐怕不漲反跌,就少了房產「保值」甚至「增值」的功能。

好野人:自由度很大,想法也可以天馬行空(豪宅每坪200萬!?),我這樣的一般人難以探知,不在本文討論範圍。

M左邊:很多人在媒體上鼓吹他們去買「淡林三」,不要只看精華區,這點我很有意見,因為這種說法很危險。怎麼說呢?如果只是想圓一個購屋夢,不是只有「淡林三」可以去,尤其那邊風險這麼高,萬一房市垮了,難保不會重演SARS時期的惡夢──房價打3折都還沒人接手!君不見當時「淡林三」的舊公寓房價每坪跌破6萬,比阿輝伯推的還便宜!

就算買不起台北市,新北市還有很多地方可以買,比如永和房價幾乎不跌舊公寓還在2字頭,中和(除了四號公園區)、板橋(除了建商的三鐵神話區)、新莊(除了建商的副都心區)、三重(除了建商的重劃區)還有很多1字頭的房子,個人都覺得比「淡林三」強多了。也就是說,如果放棄買新屋、買電梯大樓的堅持,市場上還是有很多不錯的選擇。因為沒錢,更要買地段,否則將來房子會更不值錢。


四、綜合判斷的幾個原則與大家分享:


1. 千萬不要相信媒體的報噵(往往都有幕後黑手在操作)。

2. 認真思考自己的需求與能力,純自住無經濟考量可以選生活環境不考慮地段(山上海邊有何不可)、兼顧保/增值需求就要選地段(可能稍稍犧牲生活空間)、純投資更要選地段(要不然賣都賣不掉)。

3. 舊公寓比起電梯大樓「划算」很多。

4. 偏重經濟考量的可以選地段佳的破屋小房(裝修之後還是很舒服);偏重生活品質的可選地段普通的尤其總價不高的(下跌時賠得也不多);地段很差卻很舒服的房子,如果不擔心賠錢或者總價很低,也不是不能考慮。

5. 台北市「驚人的價格」聽聽就好,別太當真!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Betty_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